抗生素抗藥性每年約使150萬人死亡?!

Photo By Kaboompics.com From Pexels

對於健康的關注,我們總是尋找適合照護身體的維生素,不過別忘記還有「抗生素」,儘管預防重於治療,然而一但患病還是要積極尋求藥物治療。

抗生素是20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突破之一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From Pexels

抗生素是什麼?最為人熟悉的無非就是盤尼西林,不過它只能對抗細菌,無法殺死病毒、黴菌和寄生蟲。

盤林西尼也是史上首個被發現的抗生素,於1928年由英國科學家弗來明(Alexander Fleming)在培養細菌的過程中無意發現——黴菌竟會製造一種成分消滅細菌。抗生素就是這種由生物體(如黴菌)製造而成,用來對抗另一種生物(如細菌)的物質。

抗生素是20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突破之一,因為在此之前,婦女分娩或人們相關泌尿道感染甚至簡單的割傷都可能因為感染而造成死亡。

另外,多數人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其實完全不同,抗生素如前文所述是一種抗菌劑,普遍使用於各種現代醫療療程,其唯一效用就是把細菌殺死;消炎藥則用來抗發炎,常見的就是類固醇。

抗菌素抗藥性每年造成100兆美元經濟損失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From Pexels

不過因為抗菌劑使用的層面和深度越來越多,也讓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等微生物有了所謂的「抗藥性」,因此原本很容易治療的感染越來越難痊癒,更糟的是甚至還可能致命。

有害細菌懂得適者生存,醫學日新月異也讓人類研發可以繼續抗衡的藥品,繼1940年代開發青黴素之後,也有許多新類型的抗生素陸續面市,不過頻率卻越趨減緩,1980年代以來對新品開發的投資極少,獲得批准上市的更少。

只是抗菌素抗藥性(AMR) 問題已成為現今全球健康最大挑戰之一,每年約導致150萬人死亡,2050年將可能增加到1,000萬人,而經濟損失也將高達100兆美元,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影響更鉅,更被認定可能是新冠後世界面臨的最大經濟和醫療挑戰。

因為如果沒有有效的抗生素,人們將無法再對抗多數常見的細菌感染,使得像是剖腹產、器官移植、關節置換以及許多癌症治療等等手術無法實行。

研發報酬率偏低,耗時費力又耗資逾10億美元

Photo By Chokniti Khongchum From Pexels

那麼為何沒有藥廠願意投注時間和金錢研發製造用於醫療用途的新型抗生素?因為耗時費力又耗資甚鉅。研發新藥極其複雜,而且從發現到獲得批准上市最少需要10-15年,所需金額更可能超過10億美元,更遑論病菌十分聰明,很快就能找到相應對抗的方式,發展其抗藥性。

而且市面上已經研發製造生產的多數抗生素價格低廉且容易取得,而新研發製成的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最後手段」的藥物,也就是在當所有治療都已經藥石罔效才使用,為的就是對抗抗藥性。

換言之,相較於其他藥物,新型抗生素的投資報酬率偏低許多,藥廠當然也就興趣缺缺,幸好排名全球第4大化學公司英力士(INEO)已出資1億英鎊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成立「英力士牛津抗菌研究所」(Ineos Oxford Institute for AMR Research)積極投入新抗生素的研發製造。

Covid-19大流行的體悟,正是積極抗菌的關鍵時刻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From Pexels

該研究所將率先專注於用於農業動物專用抗生素,預估將可舒緩該領域80%的人類藥物,因為細菌抗藥性發展迅速的原因在於人類、全球動物和農業過度使用之故。另外也積極尋找新型人類抗生素的行列,並將加強抗生素管理的公共和政策行動。

英力士提及公司為何願意挹注上億英鎊加入新抗生菌相關研發製造,除了認為回饋社會非常重要,也因為Covid-19 大流行的體悟,深刻理解人們不能再將健康醫療視為理所當然,面對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體——細菌,如此頑強的摧毀人類抗生素庫,此刻正是積極採取行動面對抗藥性的關鍵時刻。

首創新型態的供需模式,可有效區分需求和利潤

Photo By RDNE Stock Project From Pexels

此外也另闢一種全球首創新型態的供需模式,可有效區分需求和利潤,讓研發工作不再受困於金錢多寡,這無疑是個讓人興奮又期待的事情。牛津大學有機化學系主任克里斯˙斯科菲爾德(Chris Schofield)教授也表示,英力士牛津研究院提供難得的機會,匯聚世界一流的合成化學和微生物學研究集合於一個研究院,力求實現醫學和農業領域的突破性新療法。透過英力士的挹注,可以讓牛津推展抗生素發明領域完成更多成就,真是太棒了!

我們也期待能盡早見到英力士牛津抗菌研究能因為英力士的挹注而無後顧之憂,可傾全力有所成,解決全球人類的健康問題。

◎資料來源/TheConversationINEOS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