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移植,成功對抗大腸癌

「聞癌色變」不是新詞,但若非親身經歷,應該也只是文字,無法切身感受到那股驚懼。

那麼相關統計數字呢?是否會讓人更容易警戒?

110年十大癌症發生率,大腸癌名列前茅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10年十大癌症發生率,男性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女性則是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胃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其中,大腸癌、肝癌、肺癌、胃癌、皮膚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則不分男女,均在排名之列。尤其大腸癌更是名列前茅。

根據研究顯示攝取過多脂肪或富含脂肪的紅肉,會增加大腸癌發生的機率,因為油脂在烹調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多數人愛吃的燒烤也是。

抽菸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3倍,因為燃燒的尼古丁會釋放大量致癌物。

肯定讓人意外,抽菸竟然不只可能罹患肺癌、口腔癌竟還有大腸癌!

世界衛生組織將紅肉、加工肉品列為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將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probable,很可能對人類致癌),而「加工肉品」則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原因在於紅肉和加工肉品攝取多寡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具有劑量效應。

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則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將增加18%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你每天吃了多少紅肉?加工肉品?

肝臟移植也能受益於末期大腸癌患者

關於大腸癌,英國最近有項突破性的醫學成就。一位來自曼徹斯特的32歲女子,成為英國晚期大腸癌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首例。

罹患大腸癌的比安卡·佩雷亞 (Bianca Perea),2021年年末就診發現時已經是末期,癌細胞擴散至肝臟。

醫師們對她的病情預測悲觀,幸運的是經過一段時期的藥物治療,成效頗佳,但癌細胞仍存活在肝臟中,而且由於範圍太廣,只有移植才能澈底解決。

一般這類的移植治療較適合用於治療原發性肝癌,但2024年佩雷亞移植手術成功案例卻證實也能受益於末期大腸癌患者。

替換肝臟,可有效根除器官所有癌細胞

大腸癌也是英國四大常見癌症之一,占所有新癌症病例11%。

大腸癌標準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後,再以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不過治療方式也和癌症輕重以及位置有關。

如已擴散至肝臟的末期大腸癌患者,儘管透過藥物和手術可達到治療效果,但通常復發的機率也高。

當然透過肝臟手術是降低復發的手段但如果癌細胞已大範圍侵蝕,手術風險相對高,因為可以切除的範圍太大,因此抗癌的對策只能變為控制癌細胞擴散速度及如何延長患者生命。

但移植手術卻能克服,透過替換肝臟,能夠有效根除器官中所有癌細胞。

甚至還有相關研究發現,移植所引發的免疫反應甚至可能有助於對抗體內殘留的癌細胞,當然目前仍處於深入探究中,尚未有明確定論、根據。

多管齊下治療,5年的存活率高達60%-83%

不過佩雷亞得以成功抗癌,並非單單仰靠肝臟移植手術,而是多種藥物治療多管齊下,包含標靶藥物治療、化療和移植前手術切除原發性腸道腫瘤。

如今,佩雷亞仍持續接受密切監測,確認癌症是否復發,因為總有可能殘留我們幾不可見的細微癌細胞,此外,她也需要終生服用抗排斥藥品。

儘管佩雷亞是英國首例但並非全球唯一,如挪威的研究顯示,相較於僅單獨使用肝臟移植或藥物治療,同時接續治療的大腸癌患者,其5年的存活率高達60%-83%。

美國的研究發現,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3年內追蹤存活率為91%,只使用標準治療(單獨藥物或肝臟移植),存活率只有73%。

肝臟移植並用藥物治療未必適用所有罹癌者

不過並非所有大腸癌患者都適用肝臟移植手術和藥物多管並進的治療方式,目前僅較適合於大腸癌患者的癌細胞擴散至肝臟2%。

目前英國各期腸癌的5年存活率略高於50%,突顯肝臟移植抗癌的需求性,尤其是末期患者。

比安卡·佩雷亞 (Bianca Perea) 的抗癌成功範例有助於促進該領域的相關研究,希望能早日有所得,讓所有罹癌患者受益。

這不單是英國人的福音也是全世界所有人的好消息。

不過,依然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盡量控制自己對紅肉的攝取不超標,多食用富含豐富纖維的蔬果、正常作息、適量運動,保持愉快的身心健康都是對抗所有癌細胞的最佳方針。

更遑論還能保持好體態,不是一舉多得?今天也健康飲食了嗎?

 

◎資料來源|The Conversatio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