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能坐絕不站,能躺絕不坐?」的忠實信徒?
那麼可得當心了,近期《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有篇報導指出,每天坐著超過10小時可能會增加心肌衰竭的死亡風險,而衛福部也提及一份來自加拿大2020年的研究顯示,相較於每天久坐不及7小時和超過9小時的人,後者死亡率增加22%!
是不是很嚇人,只是單純坐著也會危及生命安全!

精選內容
Toggle坐超過10.6小時,更容易心臟衰竭
其實早就有相關研究報告證實「久坐不動有害身體健康」只是從未明確指出該如何有效面對。美國波士頓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心臟電生理學家、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沙恩‧庫希德(Shaan Khurshid, MD, MPH)於《今日醫學新聞》受訪時提到,如果無法改變長時間久坐的問題,那麼可以深入瞭解久坐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再研究是否能透過鍛鍊、增加運動時間解決問題。
庫希德近期也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簡稱JACC)》期刊與業界同儕共同發表一項研究,文中提到每天坐著超過10.6小時,與未來罹患心臟衰竭、心血管相關疾病有顯著的關係,即便做到成人每週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即可達到健康效果的基本時數也無法降低風險,但不可諱言,每週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150分鐘中度運動可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這項關於久坐10.6小時的研究,來自於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近9萬位、平均年齡62歲的人士所得到的數據,每位參與者均配戴「三軸加速度感測器」(備註)超過7天,能完整測量他們身體運動的狀態。
8年研究結果顯示,有5%的人罹患心房顫動、21%罹患心臟衰竭、近2%罹患心臟病,而未及1%的人則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
透過分析,科學家也發現罹患心房顫動和心肌梗塞的風險也會隨著時間呈現穩定增長的狀態。雖然相對於其他造成心房顫動和心肌梗塞疾病的肇因,長時間久坐的影響力偏低許多,但如果找出解決的方式,也能減少罹病的機率。
庫希德和研究團隊也發現,參與者每週運動時間達標甚至超過的人,因久坐而起的相關心房顫動、心肌梗塞機率確實大幅降低,但心臟衰竭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依然增加。

遠離座椅足量運動,遠離心血管疾病
顯見對於罹患心臟衰竭、心血管疾病機率高的人而言,每天久坐超過10.6小時是個關鍵點,因此這類人除了運動量要足夠之外更要減少久坐的時數,才能降低罹病的機率。
你今天也在辦公桌前坐了一整天?回家後也同樣坐著看電視、吃晚餐、陪伴家人話家常?無論是否超過10.6小時,都可以試著改變一下,工作時可以起身倒杯水補充水分又能讓身體運動一下,搭車時可以早一兩站下車,活動下筋骨也讓腦袋稍微清空一下,吃過晚飯也能和家人一起出門散步都是不錯的方式。
也許無法做到能站就不坐,因為有時候真的太累了,但可以自我勉勵,只要身體狀況正常,盡量遠離座椅,起身活動筋骨,日起有功,一定能感受到運動身體的舒暢,又能降低患病的風險,不是一舉數?
就從今天起跟座椅不定時的小別一番吧!
備註:三軸加速度感應器以加速度的原理測量空間加速度,可全面準確反映物體的運動性質,特色是體積小、重量輕,經常用於行太空、機器人、汽車和醫學等領域。
◎資料來源|今日醫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