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座談會|台灣如何成為「多胞胎國度」?

PhotoByFromPixabay

超高齡社會是全球現象,但少子化、超低出生率是否也是?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其出版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一書表示,一般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至少得維持在2.00左右,才能讓出生和死亡持平,讓國家在世代交替之際可以保有正常的發展與運作。

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台灣蟬聯16年

PhotoByTrươngHoàngHuyNgânFromPixabay

另有一份同樣來自美國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全球生育率急速下滑,預估2050年將有3/4的國家人口萎縮,而目前全球生育率最高國家為尼日,平均每位母親生育6.64個孩子;至於台灣則依然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我們於2003年,正式成為「超低生育率」的國家,首度跌破至1.3,而且完全沒有止跌回升的趨勢,2022年更達史上最低的0.87,2023年持平,僅高於韓國0.72人!

晚婚、不婚不生成為現代男女最佳寫照,擅長人口學、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鄭雁馨提及這同時也是造成台灣生育率世界墊底的原因。

她曾連續兩年調查1萬名20-49歲的適婚年齡者後發現,無分性別,約有2/3的人非但沒有穩定交往的對象,甚至連約會的人也沒有!

正因為如此,台灣才16度榮登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植入母體數法規寬鬆,台灣成多胞胎共和國

PhotoByMarjonBestemanFromPixabay

不過,凡事有得必有失,儘管生育率全球最低,試管多胞胎率卻高於多數國家,真正的肇因為何?

榮獲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得主」吳嘉苓耗費15年、橫跨3國,以深度採訪超過100場的形式,完成第一本全面探討人工生殖議題的專業書籍《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工生殖的希望與風險》。

這群不畏時代潮流趨勢,勇於追求為人母的女性,究竟有怎樣的心路歷程?人工生殖過程又碰到哪些問題?尤其是多胞胎,其生育過程可能危險率是否更高於單胎?

儘管懷孕需要父母雙方合作但備孕和生產過程,其實都是母親獨力承擔,尤其是透過人工協助生殖,為了提高成功率所選用的刺激排軟藥物、多胚胎植入方式都大幅增加多胞胎受孕的可能,也讓母嬰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

至於為何出現「多胞胎共和國」一詞?原因在於世界各國對植入母體的胚胎數有一定的限制,像是根據植入次數、胚胎等級、年齡等等參數,設定適合自己國家的規範,但台灣卻持寬鬆態度。

同樣的人工生殖,為何台灣多胞胎懷孕率偏高?

多胞胎在備孕、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哪些有形、無形的勞動與風險?

在參與人工生殖的過程中,渴望成為母親的女子又該如何為自己、為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

吳嘉苓教授VS.婦科醫師烏恩慈,解析人工生殖面面觀

PhotoFrom衛城出版

《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工生殖的希望與風險》詳實記錄台灣女性求孕過程中的種種掙扎和各式挑戰。除了揭露多胞胎母親身心的起伏波動外,還有生活負擔,以及曾懷抱哪些希望?可能面臨的種種風險等等。

更將廣度拉到台灣人工生殖技術與政策,如何與社會期待、國家榮譽、特殊的醫療市場緊密交織,當然也論及全球試管嬰兒發展技術、台日比利時等國人工生殖法規和醫學指引的比較。

你也是渴望成為母親的女性?

那麼也許可以參加《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工生殖的希望與風險》新書分享會!

讓作者吳嘉苓教授和婦產科醫師烏恩慈(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一起探討人工生殖技術如何跟社會期待、國家榮譽、醫療市場緊密交織,以及台灣女性求孕歷程的掙扎與挑戰。

如有相關人工生殖技術問題,也可以現場提問,一定能夠收穫滿滿回家。

 

【講座資訊】

◎主題:試管嬰兒、國家光榮與醫療競爭:台灣如何成為「多胞胎國度」?

◎時間:4/19(六)19:00-21:00

◎主講: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X烏恩慈(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台北市同安街107號)

報名GO! ※購書搶先看 ※參考資料|遠見雜誌

推薦文章